
近年来,我校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构建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行为思政“四位一体”布局,形成了“三全育人”机制,着力夯实思想基础,注重传承仲景精神,精心培育先进典型,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树立标杆,争创典型,我们将陆续推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讲好医专故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广大师生见贤思齐,积极进取。
一、外事国教党总支学管党支部基本情况
外事国教党总支学管党支部现有中共党员28人。其中,教职工党员10人,学生党员18人。支委委员4人,支部书记范卫杰(2016-10月-2022年3月任职)、组织委员田雨、宣传委员习茵、统战委员兼纪检委员李弼昊。
二、外事国教党总支学管党支部经验做法
外事国教党总支学管党支部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外事国教党总支的带领下,按照“一引两化一任务”即党建引领,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总要求,对标“七个有力”,注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丰富创建载体,探索构建了四个“四”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法,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同步提升。
(一)着力抓好“四课堂”,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线上线下联动,全覆盖、多渠道抓好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一是思政课程第一课堂。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二是入学教育第二课堂。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四史”宣传教育、讲好全省上下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的河南故事等重点任务,抓好思政专题教育。三是寓教于乐第三课堂。开展党史学习“四个一”活动,即每日分享一个党史小故事;每周举办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培训;每学期开展一次党史知识竞赛。举办“学党史,唱红歌”主题宣传周、“放眼看世界 携手奔未来”国际文化交流周等校园文化活动50余项,融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网络平台第四课堂。充分利用学院官网、南医国际微信公众号、微博、QQ直播、抖音平台、钉钉等新媒体,常态化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南医国际微信公众号、南医国际教育学院微博多次被评为校园十佳新媒体。
(二)勇于创新“四融合”,推动提质增效。一是线上与线下相融合,实现“三会一课”全辐射学习。深度融合传统方式与信息技术,提升党员政治素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钉钉、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有效开展线上“三会一课”活动,确保党员教育得到有效落实,保障了党内政治生活频次不减、质量不降。二是“四史”学习与业务学习相融合,促进师生综合素质双提升。围绕“四史”学习教育,学管党支部组织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教育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三是党建与教学工作相融合,构建“多语言+职业技能”教学模式。学管党支部选树身边师生典型,发挥了导向示范作用;开设了英语、日语提高班,强化外语培训指导,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举办了学党史知识竞赛、英语竞赛、专业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培养了以卜凡为代表的思想素质强、语言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四是党建与就业创业教育相融合,构建“三引一推”就业创业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紧盯大学生关注的就业创业问题,以“方向引导、榜样引领、教师引路”为抓手,扎实做好政策宣传、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近年来我院就业率达95%以上,连续三年在全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第一名,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
(三)培育思政“四队伍”,形成育人合力。一是党建专职思政队伍。以辅导员队伍为主体,开设“辅导员讲堂”,创新载体,强化思想引领、宣传引导,当好学生引路人。二是专业课程思政队伍。认真落实“课程思政”,党员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课程教学从单一的专业维度,拓展至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实现了育人和育才的统一,促进了大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学业支持思政队伍。组建学校机关党支部党员、学院领导、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包班队伍,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社会阅历,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到基层、到部队、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四是家庭学长思政队伍。创建学生家长微信网络思政平台,建立了线上线下“家校联动”“家校协同”机制,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展示学院教育教学动态,倾听家长需求,了解家长想法,鼓励家长参与学院发展建设和育人管理工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建言献策。注重发挥榜样教育功能,创建优秀毕业生微信群,通过“朋辈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指导帮助大学生走好人生路。四支队伍通力合作,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学业指导,培养了一批思想政治过硬、专业技能扎实的优秀学子。
(四)潜心打造“四平台”,凸显党建引领。一是精心培育融媒平台。创建了南医国际微信公众号、南医国际微博、《启航》期刊,内容涵盖党团活动、文化传承等方面,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建动态及教育教学成果。2021年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编撰了《启航》党史专刊。二是创建品牌社团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社团——“星辉社”,以提升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为着力点,组织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名篇、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重大节日纪念、师生才艺展示和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研讨等特色活动60余场,2300余人次参与。三是丰富志愿服务平台。在疫情防控、支持郑州抗汛救灾、乡村振兴及消费扶贫、公益募捐及卫生和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师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冲锋在前,担当作为。近年来,开展志愿服务100余次,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四是创新支部共建平台。立足基层实际需求,以“融合促进发展,建强基层组织”为原则,学管党支部师生党员积极参加党总支与官坡岭村党支部联合开展的上专题党课、党员结对子、走访慰问贫困户、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义诊等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共建美好家园,助力乡村振兴。与机关一支部等联合开展了心得交流、“学党史,颂党恩”红歌赛、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帮扶、新党员入党宣誓及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促进了学管党支部党建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外事国教党总支学管党支部建设成效显著,亮点突出。政治教育方面:培养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梁祥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朱翠萍等优秀典型。有 75 名优秀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支部先后获得省级荣誉 8 项、市级荣誉和表彰 9 项、校级荣誉 100 余项。“星火燎原”文化育人工程入选河南省高校辅导员精品项目建设计划;“1231”浸润式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法入选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 424(1)大思政教育工作模式研究》被评为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获得 2021 年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三等奖;党员田雨同志在 2019年度河南省学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大赛中(高校组)“星火燎原”文化育人项目荣获“一等奖”,并获得“活力杯”河南省学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大赛(高校组)三等奖;外事国教党总支书记卢朝彬连续两年被评为南阳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获南阳市脱贫攻坚个人嘉奖、南阳市最美职工;学管支部书记范卫杰同志荣获南阳市抗疫个人嘉奖、优秀辅导员、优秀志愿者、校先进工作者、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党员习茵同志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获2019 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暨第九届中国月季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学管支部 2019、2020 年被评为南阳医专样板党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资助工作先进集体、歌咏比赛特等奖等荣誉。抗疫救灾等志愿服务方面:学管支部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表现突出,涌现出奋战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刘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贺静雅、郑州 7.20 暴雨中积极参与救灾的杨霖鑫等 50 余名师生先进典型,获得表彰和荣誉 150 余项。学业成绩方面:卜凡同学考取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护理专业第一名;张钰捷考取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口腔专业第二名;闫一亮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河南赛区一等奖。在 2021年全省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理论统考中罗未未、张振、王世 钰同学考取全省前三名。 学管支部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突出,荣获抗洪抗疫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共 150 余项。
下一步,外事国教党总支学管党支部将紧紧围绕我校“1233”工作布局和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大局,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继续加强党总支建设,促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创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校事业发展高质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